官方抖音号
微信公众号
管网四通八达,水质全面达标,服务方便快捷,维修高效及时,城市供水从引水、制水、输水直至千家万户饮用,社会满意度快速提升,如果还有什么美中不足或者略有担心的话,也许就是明渠取水了。
市住建委开展百日大会战以及全市住建系统行风评议“城建项目建设年”启动以来,连续两年作为市政府为民承诺的10件实事之首的城区安饮工程,明显加快建设进程。工人师傅们战晴天、抢雨天,麻风细雨当好天,攻克一道道技术难题、推进一个个施工节点,市民很欣喜地看到这一民生工程即将大功告成,造福荆城人民。
抢晴战雨,衣服拧出水
连日来,骄阳似火,我市室外最高温度达到35℃,给正在建设中的我市重点项目—城区安全供水工程带来不少困难。昨天,笔者辗转来到该工程施工的攻坚会战现场—漳河新区周河村段面,看到近80名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和10多台大型施工设备分成六个作业班组,施工人员顶着炎炎烈日,冒着滚滚热浪,浑身湿透、挥汗如雨,有条不紊地进行材料转运、管道吊装和钢管焊接,丝毫没有受到高温酷暑天气的影响。据了解:城区安全供水工程截止目前,已铺设管道16.85公里,剩余3.55公里管道的铺设,现正以平均每天80米的进度向前推进。
各界关注,驶入快车道
市供水总公司通过三厂三站(响岭、城南新区、城北)向城区供水,其中:一水厂取四干渠渠水,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;二水厂取漳河库区源水,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,经二级提水,一级加压,通过22KM、DN800主管输入城区;三水厂取漳河总干渠渠水,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。随着市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提高,社会各界对三水厂明渠取水给予了很大的关注,荆门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实施城区安全供水工程,并在2011年“两会”上将其列为荆门市政府十件实事之首和市政协1号提案。城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线全长20.4公里,概算投资4500万元。工程建成后,将由一根直径达1.2米的管道在封闭状态下,将洁净的漳河水送往三水厂,直接解决我市城区40万市民生产生活的安全用水问题,工程意义十分重大。工程于2011年3月22日奠基开工,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,拟定项目建设总工期为18个月,计划2012年9月30日前完成项目整体施工并投入使用。该项目按照“投资、建设、监管、使用”分离的原则实行代建制,项目建成后移交荆门市供水总公司使用和管理。
建设过程中,市长万勇、常务副市长胡功民、市人大副主任陈启华、原市领导黄爱国、郑其玉、市住建委主任杨剑等领导先后多次莅临现场了解工程进展,看望施工人员,解决施工难题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也多次对工程实施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。在全市住建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中,市住建委更是把城区安饮工程作为“城建项目年”的重点,改善民生的焦点,加强领导督办。这些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力。
跋山涉水,跨过那条河
城区安全供水工程起于漳河镇迎接村,沿途经过苏院、周河、杨店等7个自然村, 40多条乡村公路、70个山头,穿越车桥水库、焦枝铁路等多个险工险段,止于市三水厂,管线全长20.4公里,施工难度前所未有。特别是水下施工由穿越漳河水库、车桥水库管道共三处组成,全长280米,水深5-7米,要进行水下开挖、水下爆破和水下管道焊接等。经过精心设计方案、充分论证,市给排水安装工程公司自行设施制作总排量300吨的水上施工平台,搭载施工设备离岸施工,由专业潜水人员在水面宽度120米、水深达10米的环境下作业,真可谓“水深火热”。目前已完成漳河深水河汊156米水下管道施工,接下来将进行车桥水库河汊施工,水路即可全面打通。
据介绍,承担施工任务的市给排水安装工程公司集中了所有精兵强将,精心组织、科学调度,为此共投入100多民工程技术人员和20多台套大型施工设备全力保障施工,经过全体人员一年多的艰辛努力,截止目前,已铺设完成钢管和混凝土管道16.85公里,剩余3.55公里管道计划在9月底前铺设完成。
现场负责人苏池胜说,由于工期紧,施工任务重,加上持续的炎热天气,施工人员采取了“错时避峰”、多班交替施工、交叉作业等多种有效办法,从而确保了工程工期按照既定计划稳中求进。
项目部负责人鲁晓龙说,为了不影响工期,加快进度,项目部一是以人为本,为施工人员购买发放了防暑药品,二是坚持每天早上班,晚下班,避开中午高温天气,三是轮班作业,尽量缩短每班工人作业时间,多增加工人,多轮班,保证工程进度。
目前,剩余3.55公里管道铺设的攻坚战已经打响,80多名施工人员正加班加点、风餐露宿的奋战在施工一线,广大施工人员表示:无论如何,将确保该工程9月底全线竣工通水,为党的十八大献上一份厚礼。
施工人员正在沟槽进行DN1200管道吊装
焊工冒着近50℃高温进行钢管焊接
官方微信
官方抖音
智能客服
返回顶部